信息详细

职业装中时尚元素受到限制的原因

2014年12月22日  316次

职业装与时装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差异的。对于时装而言,其各项指标都侧重于个性化的体现;而职业装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手段中的产品,其自上而下的执行过程更类似于一种政治和权力意义上的划分,服装的背后反映的是企业的规章制度、经济效益、等级地位等话题,所以人们对待职业装的态度首先是谨慎和严肃的。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制服来表达一种内在的力量感和稳定性。

除了时装与职业装的本质特性的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会因为以下一些具体的原因而使得职业装被拒绝在时尚大门之外:

  1、群体过于宽泛

  时装设计需要满足单个消费者的喜好,而企业是一个年龄跨服较大、生活经历各不相同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职业装要从性别、年龄、身材、气质等方面同时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和爱好,自然会采用相对保守的款式或者在细节上做些小改动。

  2、款式更换周期的制约

  一般企业职业装的更换是在1~2年,有的企业也许间隔的时间会更长一些。如果款式设计太潮流,会造成制服的内在价值随着盛行结束而大打折扣;如果设计太过保守,也会给人造成脱离时代、缺乏活力和进取精神的印象。

  3、消极被动的认同感

  作为一种"为了工作"才穿的衣服,职业装"实用为先"的传统观念和带有身份的特质容易令人产生心理上的距离感,人们普遍认为,在职业装的装扮下不能够代表"本真的自我",而只是出于某种具体的职业需要和对于企业理念的诠释。

  4、成本的制约

  通常职业装需求量大,因此大多数企业都严格控制成本,有些企业甚至希望能够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来完成全部的运作,这就严重制约了对于服装原材料的选择空间,最终也只能起到基本的统一着装的目的。有的企业甚至一味的压低价格,这就造成承包方在各方面都压缩成本、降低标准,比如在板型上考虑不周,通常采用极少的配比,导致衣身宽肥,结构比例失调等等,因此很多职业装显得保守,没有美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职业荣誉感不断提升,自我完善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对职业装在时尚感与个性化方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美观而实用的服装能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士气。